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全国法院网上立案1143.9万件

最高人民法院10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法治日报》记者在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10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法治日报》记者在发布会议上看到,覆盖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立案、开庭、送达等在线服务,诉讼事务全程、全天候“掌阅”

网络拍卖节约佣金600多亿元

最高法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表示,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为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法院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懂得支持全国四级法院“全业务网上处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 创新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网络司法新模式,有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为方便司法服务,人民法院将建设调解平台,支持构建网上多元纠纷解决新格局。 许说,平台将整合主渠道功能,打破部门、区域和层级信息壁垒,构建“法院+”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实现人民调解、行业专项调解、行政调解、基层干部部、网格工作人员等

一组数据显示了知识法院建设工作的效果。 截至2022年9月,全国四级法院和9万多个调解组织、35万多名调解员进入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在线纠纷解决服务。 平均工作日数万起纠纷通过平台调解,源头预防大量矛盾纠纷,诉前解决。 全国法院网络拍卖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超过600亿元。 中国审判公开网络累计直播审判2000多万次,访问量超过500亿次; 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亿3000多万件,访问量超过900亿次。

此外,全国法院还将全面建设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为来院当事人提供立案、咨询、调解等全方位诉讼服务,减轻群众的诉求疲劳。 同时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通过电话接入、语音、短信等方式,为社会公众诉讼活动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在各地法院建设的基础上,最高法还建设了全国法院12368统一调度中心、全国法院统一短信平台,实现了12368“一号”全国传销。网上分发书刊5400多万份

“我们全面推进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全天候提供诉讼服务。 ”许建峰说,“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覆盖研发上线,提供立案、开庭、送达等在线服务,老百姓处理诉讼事务是全过程,全天候‘掌门人’ 通过在线开展诉讼,当事人平均每次往返法院近6次,只需1、2次,无需跑一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法院网上诉讼加速推进,2021年,全国法院共在线立案1143.9万件。 ”

“打开手机微信,下拉进入微信小程序,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第一名是官方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 ”最高法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奇伟告诉记者,全国3500多家法院均可通过该入口进入,并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主页链接提供各地法院在线调解、在线立案等功能。 平台包含翔实的诉讼指南说明,当事人可以在实名认证后,根据平台上的操作指南在线参与诉讼。

目前,平台整合了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全国通用诉讼服务功能和部分地方法院特色服务功能,支持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事项的集中查询和处理,人民群众进行全国审判

陈奇伟说:“‘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已经成为全国法院通过互联网为大众提供在线调解、在线诉讼等服务的统一门户,每天在线服务数千万次。 截至2022年9月,平台实名登记人数达到1300多万人,收到网上立案申请2100多万件,在线送达文件5400多万件,累计访问量超过30亿人次。 ”

区块链证超过26亿件

近年来,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 最高法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商成林表示,目前,人民法院区块链平台拥有区块链证26亿件,在存证、智能辅助、卷宗管理等方面应用性能和规范度不断提升,电子证据、电子传递存证、防篡改等应用场景

“我们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司法区块链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示范研究”项目,重点推进司法区块链验证、智能契约、链间合作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落地应用。 》商成林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明确了加强人民法院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总体要求和人民法院区块链平台建设要求,在提高司法公信力、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协同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治理等四个方面形成区块链去年以来,最高法发布了人民法院网上诉讼、网上调解、网上运行的“三大规则”,形成分工明确、衔接有序、有效覆盖司法活动全领域、通过审判实行全过程的规则体系,对各类网络司法活动

关于作者: 青岛新闻快报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